2007年4月16日 星期一

鐘錶的發展

鐘錶的發展
機械表包含一根主發條作為動力機(發條盒),主要零件包括一根游絲和擺動的平衡輪,用來控制機械移動的比率,發條盒裡裝有主發條,是手錶動力的來源,上緊後,可儲存36至45小時的動力,手上鍊的手錶是由人手旋轉錶冠來上緊主發條,而自動錶則是由錶芯裡的自動盤來回擺動上緊主發條的。跑表是透過錶殼邊緣上裝置的按鈕,能夠任意開始或停止計時,主要用于運動比賽項目。
Hamilton Watch Company於1957年發明電動錶,使用一根游絲和一個平衡輪調節它的機製移動的比率,但是它沒有發條盒。
在近年複雜的電子錶已經被發展,當中有一類型是用電力使協調叉子確定振動比率,控制馬達速度驅動指針。而另一類型是用電力使晶體振蕩器提供固定信號,控制馬達速度驅動指針。
現在最普遍的類型是用石英晶體振蕩器連接電路到數字化計算系統和數字化顯示屏,因此消除全部機械部件。現在石英數字化顯示錶,差不多占全部手錶生產量的一半以上,原因是他們生產價廉而又準確(每月秒
細小而通常被人易於攜帶的計時器,稱為錶-有手錶、袋錶。其他類座鐘一般被稱為鐘。
談論鐘錶歷史,一般相信第一個鐘是1500年在德國Nuremburg製造的。不過,亦有證據顯示可能更早出現於義大利。早期的錶是華麗、非常沉重、並且被打做成各種外型,用金屬外殼架構保護錶面,各部分都是由人手打造的。
直到1850年,美國鐘錶造商開展採用機器製造鐘錶的方法。機器製成的鐘錶不僅減少生產成本,同時也增加精密度,使鐘錶更容易修理。
為了確保鐘錶能長時間的維持準確,工匠會在主要位置加入由寶石(通常是合成藍寶石或者紅寶石)做成的軸承。
差只是幾秒內)。
電動錶和電子錶都是由微型強力電池驅動提供動力。機械錶只能走中高檔路線,突顯他們複雜的結構和古典文化才可能創造生存空間。
近來機械錶的市場又不似那樣悲觀,隨社會文化的改變,品味生活的追隨者又多起來,機械錶又好像逃出生天。

沒有留言: